山东新泰:“非遗”展演迎新春

PG电子官网登录登录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吴晶、胡浩、王思北)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5%,“入园难”得到缓解;3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20个省份建立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20个省份建立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一组组数据,展示着“十二五”时期我国教育、医疗、残疾人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的显著进展。通过稳步推进的改革,广大人民群众正在拥有更多“获得感”。 今年初,江西鹰潭贵溪市罗河镇陈家村的村民迎来了一件大喜事——村里盖起崭新的三层楼,挂起了卫生计生服务室的牌子。这里不仅宽敞明亮,还有电脑网络等设备,可以录入村民的健康档案。 “过去,每天有近200名村民挤在我家里,现在大家的看病条件可好喽!”村医陈卫平说。 “十二五”时期,国家继续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基层民众享有的公共医疗服务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2014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到76亿,入院人数达到2亿。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2010年的35.29%下降到31.99%,为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 “强基层”的理念,获得了百姓认可。《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09—2014)》指出,77.2%的居民认为与5年前相比,家人在就医方便程度方面得到大幅改善或有所改善,门诊患者认为就诊环境好的比例为65.6%,住院患者认为病房环境好的比例为66.5%。 全面深化的改革,正在“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通过分类分段设置救助比例和最高救助限额等手段,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正在为特困群体雪中送炭;通过分类招生、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创新模式,职业教育正在为低收入家庭带来希望;通过推进商事登记便利化、全面清理涉企收费、中央财政引导设置创业资金,基层民众的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创业热情日渐高涨…… 这所学校的巨大变化是我国深化教育公平的生动样本。“十二五”时期,国家加大政策、资金、项目等倾斜扶持力度,努力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国家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等工程,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教学点办学条件。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年惠及3200多万名学生。自2012年起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等专项计划,2015年共招收7.5万名学生,比上年增长了10.5%。 为进一步缩小区域差距,国家提高中西部省份高考录取率,“十二五”期间累计安排招生计划90万,中央财政投入160亿元,加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2014年少数民族在校学生达到2501万人,比2009年增长11.5%。 为进一步缩小群体差距,国家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全面覆盖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2014年,全国共资助各级各类学生8500多万人次,比2009年增长31%;资助总额超过1400亿元,是2009年的两倍。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共接纳随迁子女1294.7万人。2015年,29个省(区、市)近8万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了高考。 民有所盼,政有所改。针对农村群众“看不起病”的呼声,改革实现了所有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和86%的村卫生室全部配备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针对学生家长疲于择校的抱怨,19个重点大城市公办小学就近入学比例达到97.9%,公办初中达到95.4%;针对退休待遇为何不一样的质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极推进,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告别“免缴费”时代。 一项项社会事业改革,正在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描绘社会公平的美好图景。 2015年9月,湖北省发布了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意见。从10月30日起,该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将实现全覆盖,迈出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关键一步。 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步入“深水区”后的最难一关。任务艰巨,必须抽丝剥茧,科学推进。截至目前,公立医院改革的国家级联系试点城市从34个增加到100个;已有75%的县(市)和76%的县级公立医院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年内将实现全覆盖目标。当前,通过建立和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以及相适应的医保支付政策,人民群众正在公立医院改革的进程中切身体会着更便捷、更省钱、更放心的医疗服务; 改革的“硬骨头”,是那些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十二五”时期,改革的共识进一步明确,中央的精神与地方的探索正在科学的顶层设计中有效衔接,在创新实践中焕发活力; 更多社会事业领域正在向社会资本敞开大门,更多百姓有望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等领域享受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尽管,严重雾霾仍在考验环境治理的水平能力,食品安全仍在拷问监管自律的协调机制,送戏下乡仍在期盼公共文化建设的整体发展……在“十二五”时期各项社会事业建设的经验和启示下,改革还将更加坚定地攻坚克难,更加自信地穿越“深水区”。
新华社南宁2月4日电(朱丽莉、覃浩)汽车跑了一定里程,就要进行检修和保养,动车也不例外。眼下正值春运高峰,记者来到广西规模最大的动车所——南宁动车所,目睹了工作人员每天给动车“擦身、洗澡、修脚、体检”的过程,他们用辛勤的付出保障着成千上万旅客的旅途舒适与安全。 南宁动车所是一个占地1000余亩的动车综合保养检修基地。由于白天动车运行繁忙,动车所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夜里进行,主要作业时间从傍晚6点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8点左右。 每天夜幕降临时,南宁动车所内就有一群年轻人快步走入检修库内各股道作业区,开始他们的“夜工作”。这群年轻人就是地勤机械师,堪称动车的“医生”。 大到设备是否完好,信号是否正常,小到坐椅有无松动,地勤机械师都要一一“望”“闻”“问”“切”。如果这过程中发现毛病,需要迅速“对症下药”,让动车保持正常使用的状态,以确保次日安全投入运行。 机械师祝琦介绍,机械师们必须对动车组的驾驶室、车门、坐椅、车窗、转向架、底部、轮对、底板等部位一一进行详细检查。“由于动车需要高速运行,所以对车轮的检查非常严格,车轮的基本数据精度误差不能超过1毫米。”祝琦说道。 “家人也偶有抱怨,但是抱怨归抱怨,少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机械师苏贤聪边检查车门感应边说。检查完车内,苏贤聪系上安全绳,麻利地爬上车顶,拿着手电,开始检查车顶高压设备。 深夜,跑了一天的动车已是“灰头土脸”。为了第二天能干净整洁地迎接旅客,动车回到“家”也需要“洗洗澡”。然而,给一列长200多米、高3.7米的庞然大车“洗澡”,还真不是件轻松的事:若要在1小时内完成列车外皮的清洁,就需要40多名保洁员。 为了360度无死角清洁动车,保洁员们随身带着四种特制的刷子:3米的长竿刷、2米的中竿刷、1米的短竿刷和微型毛刷。他们先给车外皮冲水,涂上专用洗涤剂,然后用刷子擦拭车皮,再爬到车顶刷净绝缘纸,钻到车底拣走藏在轮盘里的杂物……从车顶、车皮、车底到车头,都要一一清洗到位。 由于动车入库后停在距地面1米多高的检修台上,在洗车的1个小时里,保洁员们只能一直仰着脖子。“说不累是不可能的,脖子经常发酸,小姑娘根本做不来。”保洁员杜秋云说。 动车所的地勤司机几乎只在晚上开车。他们就像犹如“搬运工”一样,需要将动车“搬”进检修库,再将检修完毕的动车“搬”到存车场。 “我们的工作看起来是重复做着简单的事情,但也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在调度室里办完签到、酒精测试等出勤手续后,地勤司机李科拎着工具包,径直走向作业动车组。在驾驶台摆上司机工作手册、8辆编组牌、便携式摄像机后,李科随即对驾驶室里的雨刮、配电盘等各部位进行静态检查。所有设备经检查正常后,地勤司机才开动列车缓缓驶向存车场。 “他们是动车检修后的第一次使用者,也是故障最早的发现者。每个环节都必须细细检查好,才能确保动车第二天运行零故障。春运期间需要检修更多动车,任务繁重,地勤司机一刻也不能放松。”南宁铁路局南宁机务段动车车间副主任黄盛杰说。 眼下进入春运高峰期,动车运行更为繁忙,平均每天有27组列车返回南宁动车所。“节日对动车所而言,就是大家的工作量会大大增加,春节不回家是再正常不过的!”南宁动车所副主任黄杰笑着说。PG电子官网登录登录经各方共同努力,三名中国公民分别被土耳其救援队安全救出,被送往当地医院接受观察治疗。
海关坚持“包容、审慎、创新、协同”的理念,不断优化监管制度,完善跨境电商统计体系,积极支持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业态有序发展PG电子官网登录登录北京市南水北调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入京流量已从此前自流输水状态下约24立方米/秒提升至加压输水后的38立方米/秒,北京南水北调工程调水能力从207万立方米提升至328万立方米,向全市自来水厂的日供水量也将从177万立方米增加至200万立方米。南水北调来水在城市总供水量的占比将超过60%,有效缓解首都夏季用水高峰压力。刚刚过去的一年,尽管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全国每天新登记企业超过1.2万户,“创客”从一个生僻词变得广为人知,“双创”成为中国经济的一抹亮色。PG电子官网登录登录
新华社广州4月9日电(记者 田建川)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9日通报,截至4月6日,广东口岸共检出14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从4月开始,检验检疫部门已在口岸统一开展蚊类监测和控制行动,加强出入境人员检疫防控措施,全力防范登革热传入传出。PG电子官网登录登录